斯德哥爾摩公約:斯德哥爾摩公約存在目的為了管制并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(POPs)造成的環境污染,目前的締約國和政府組織有179個,是對于全球性化學污染有著實質抑制力量的公約。斯德哥爾摩公約將受列管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分類為三個附件清單(Annex)A、B、C:附件清單A中的化學物質必須被消除;附件清單B中的化學物質必須管制其生產和使用;附件清單C中的化學物質必須減少非刻意的排放。目前(2024年)這些附件清單中屬于PFAS的項目:
件清單A(必須消除):PFOA、PFOA的鹽類和相關化合物;PFHxS、PFHxS的鹽類和相關化合物。
附件清單B(限制生產使用):PFOS、PFOS的鹽類和PFOSF。
正在審核中:LC-PFCAs(長鏈PFCAs)、LC-PFCAs的鹽類和相關化合物。
世界衛生組織:世界衛生組織正在編寫其飲用水質指引(Guidelines for drinking-water quality),預計會加入PFOA和PFOS的飲用水中含量的建議安全限值。
美國:美國目前(2023年)仍缺乏能全面管控PFAS家族的聯邦法律,現階段可以說還在努力制定PFAS的飲用水標準、管控和污染防治對策。2024年2月底,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(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)宣布禁止添加任何PFAS的食品防油紙包材輸入或是在美國境內販售,此舉算是先將PFAS可能進入人體的最大破口先堵上。
歐盟:現行的全歐盟共通法規中,與PFAS有關的部份仍然只規范特定PFAS物質,因為限制對象是超過10000種的PFAS物質,幾乎囊括整個PFAS家族成員。
日本:日本目前(2023)將PFOS及其鹽類、PFOA及其鹽類、PFOSF列為第一類化學物質。其第一類化學物質的定義為:持久(persistent)、高度生物累積(bioaccumulative)、